西洋音樂史

中世紀時期(Medieval Music, BC500 – 1400)
此時期音樂以法國、義大利為中心。所流傳下來的音樂以宗教音樂為主。(因為教會勢力大,可以幫忙保存很多東西,而一般的民俗音樂就沒有流傳下來。)此時期最為有名的就是教宗葛雷果一世(Gregorius I)整理收集的葛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聖歌為教會做禮拜時使用的音樂。由於各教區教會的禮拜儀式不儘相同,Gregorius統一禮拜儀式,並派人到各教堂去收集聖歌整理而成Gregorian Chant。
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 Music, 1430 – 1600)
文藝復興的重點是推翻神本主義,傾向人本主義。音樂仍以宗教音樂為主,但已有世俗音樂流傳下來。此時宗教音樂以彌撒(Missa)和經文歌(Motetus)為主,世俗音樂以香頌(Chanson, 法國)、牧歌(Madrigal, 義大利和英國)和Tenor lied(德國)為主。
巴洛克時期(Baroque Music, 1580 – 1750)
此時期的音樂有明確的音樂表現,如強弱分明,無漸強或漸弱之類的表情。此時音樂已出現歌劇、神劇、清唱劇及受難曲(Passion)。代表的音樂家有:
1. 孟特威爾第(C. Monteverdi, 1567 – 1643) 義大利提琴家,歌劇作家。代表作有歌劇「奧爾菲」,合唱曲「牧歌」。
2. 韋瓦第(A. Vivaldi, 1675 – 1741) 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劇「羅西蘭娜與奧龍泰」和「四季」。
3. 巴赫(J.s. Bach, 1685 – 1750) 德國作曲家,音樂史上封其為「音樂之父」,將對位法、賦格手法等發揮到極至。為了證明當時被提出的「平均律」在作曲上不會出現不自然的情形而採用二十四種不同的大小調寫作了四十八首不朽的平均律曲集,被譽為鋼琴舊約聖經。代表作有:平均律曲集、六首大提琴無伴奏(被喻為大提琴的聖經)、觸技與賦格、布蘭登堡協奏曲、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郭德堡變奏曲、G弦上之歌等。
4. 韓德爾(G.F. Handel, 1685 – 1759) 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水上音樂」、「彌賽亞」等。
古典時期(Classicism, 1730 – 1820)
「古典」這個名詞含有傑出、明晰、比例勻稱、莊嚴與美麗之意。作曲家作曲的材料來自他思想的聲音、音色、和聲與節奏,材料構成「內容」,而處理材料的手法就是「曲式」。幾世紀以來,作曲家嘗試著在傳統的曲式中運用激進的材料,也有作曲家實驗以新的曲式來表現他們的材料。當這兩種創作力量達到平衡時,就稱它為「古典」的。古典時期的代表作曲家有:
5. 海頓(Franz Joesph Haydn, 1732 – 1809) 匈牙利作曲家。音樂史上封為「交響曲之父」。提倡古典風格,著有104首交響曲,奠定了交響曲的形式。代表作有「驚愕」、「時鐘」、「鼓聲」、「倫敦」、「玩具」等交響曲。
6.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9 – 1791) 奧地利作曲家,天才型人物,音樂史上封為「音樂神童」、「繆司之子」。繆司之子音思是音樂之神的兒子。他和海頓奠定了古典派器樂曲最完全的樣式—「奏嗚曲式」,將古典風格帶到巔峰。畢生作品有606首,代表作有歌劇「費加洛的婚禮」、「魔笛」、「唐.喬凡尼」;交響曲「木星」、合唱曲「聖體頌」,安魂曲、D大調小夜曲。
7.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1770.12.16生於德國波昂,1827.3.26卒於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史上封為「樂聖」,貝多芬是第一位使鋼琴發揮其全能的音樂家,創造了現代鋼琴演奏藝術。貝多芬把奏嗚曲式充分擴大,打破了古典派的曲風,將當時的音樂風格引至浪漫派。代表作有:交響曲「英雄」、「命運」、「田園」、「合唱」;三十二首鋼琴奏嗚曲(被喻為鋼琴新約聖經)、歌劇「費黛里奧」、莊嚴彌撒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五首鋼琴協奏曲、迪亞貝里變奏曲。

 浪漫樂派時期 (The Romantic Era):西元1820年~1900年
熟悉西洋藝術史的人都知道,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都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浪漫主義思想潮流裡。浪漫主義其實就是一種與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思想。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著重在形式與規則,表現出的是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浪漫主義既然是相對於古典主義,則浪漫時期樂派的音樂便是要大破舊有了形式與規則,當時的作曲家認為,音樂主要是表現他們的情感,形式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所以浪漫時期的音樂比巴洛克時期更自由、不受約束,使得整個音樂世界變得更多采多姿。

現代樂派時期 (The Modern Era):西元1900年~現代
綜觀二十世紀西洋古典音樂的發展,與前面所提的各個時期來比較,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以前各時期的音樂作品,多半能歸納出屬於自己的時代風格,但是這一點在二十世紀的音樂中便行不通了,現代樂派的音樂,創作者在創作理念上往往是天差地別的,音樂的呈現也是五花八門的,他們之間並沒有時麼普遍性後共通點。所以有人說:「二十世紀是西洋音樂史上最『混亂』的時期」,至於二十世紀所發展出來的許多音樂,是否有傳世的價值?由於當代人看當代事物總是很難客觀,這一點恐怕就要留待後世的人們來評斷了.

 

                                                     取自網路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白遼士白遼士.jpg (1803-1869)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1803年出生。他的父親本身就是醫生,因此非常希望小Hector可以當醫生為職志,強迫他進醫學院就讀,但由於他真的對音樂非常熱愛,所以他就私下自作主張從醫學院退學,以便能進去巴黎音樂院唸書。

這時他氣急敗壞的父親,便拒絕給他經濟支援,Hector只好半工半讀地完成音樂院的學業,1830年完成了他最有名的作品,也就是「幻想交響曲」,曲子本身還有個副標題叫做「一個藝術家生涯中的插曲(Episode in an Artist's Life)」。

這首曲子在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史中占有相當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它的「藝術價值」還有就是他採用了許多「新」素材。而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idee fixe」。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固定樂思、固定樂想」,以前的主題是在陳述作品的一開始,通常奏鳴曲(Sonata)為兩個主題(或兩組),復格(Fugue)為一個主題,但「idee fixe」是整首曲子的每一樂章中都會不定處地出現這個主題用來改變樂曲的情緒與內容,這個長且富有感情的主題表示著作曲者那因心儀一位女子而受到困擾的心。那說到關於這首曲子的這個部份,當然不免要說說其中的一段「逸事」囉!

當他還是巴黎音樂院的學生時,因他本身對文學就非常喜愛,他看過莎士比亞劇團到巴黎的公演,更加令他激動不已。同時,他還對劇中飾演當女主角的Smithson小姐唸唸不忘,而且他自己還非常執意地要「娶她為太太」。

但那時他還是個窮學生(還記得嗎?他爸不給他錢呀!),所以一個在當時紅得發紫的明星怎麼可能會喜歡上他呢?但他當然是不死心囉!屢次邀請Smithson小姐都沒回音,他真是快發瘋了,後來他投注這股「激情」花了三年,在1830年完成了這首「幻想交響曲」。

隔年,他獲得「羅馬大獎」到義大利留學,也結識了孟德爾頌。自羅馬回法國之後,他開始組織樂團,並與李斯特、華格納、蕭邦都成為朋友,但他的音樂在當時還不是很被接受。一直到晚年才在法國得到成功。他在1869年於巴黎過世。

除了「幻想交響曲」,他受歡迎的作品還包括:「哈洛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這首曲子當時是要獻給當時最紅炸子雞Paganini,但竟被帕先生嫌曲子太容易而不幫他演奏,作曲家有時真的挺難為的。)、羅密歐與茱莉葉《Romeo et Juliette》。

可能你這時候還在關心白遼士與Smithson小姐兩人後來有沒有結果,白遼士從羅馬回來後聲名大噪,Smithson小姐真的被這位「有心人」在1833年給娶回家了,然而,當時後Smithson小姐已經寥倒,背了一些債,白遼士也努力幫忙她還錢,大概是「貧賤夫妻百日哀」,因此「幸福快樂的日子」在七年後就宣告終結了。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蕭邦 蕭邦.jpg (1810-1849)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

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

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

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

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舒伯特 舒伯特.jpg   (1797-1828)

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他從小就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十一歲進入皇家學校(Imperial College, Konvikt)攻讀音樂,並擔任合唱團裡的高音部隊員,一直到他十六歲因變聲而不能再演唱童聲高音才離開。

之後他前去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的門下學習正規的作曲課程,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只有三年,同時他在他父親的學校裡擔任助理老師。

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的傑作,包括﹕F大調彌撒曲、魔王、野玫瑰…等。雖然他已經譜寫了相當多的歌曲,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他十六歲時便寫下了第一首交響曲),但是並未有任何經濟支援。透過他的朋友的幫忙,他在1818年與1824年受聘於匈牙利的Esterhazy公爵,擔任他女兒們的家庭教師。

不過,對舒伯特而言,他還是比較喜歡隨興一點的生活,對於社會地位、貴族生活一點都不感興趣,只要一拿到薪水就呼朋引伴到咖啡廳去取樂,等錢用光,他那些難兄難弟再來接濟他在這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中,他有時甚至會因一時靈感湧出,而將樂曲寫在帳單的背面。

1828年,他去世於維也納,享年才三十一歲,但是在他短暫的人生中,他作品的總數高達一千兩百多首,其中約有六百五十首是歌曲,因此他便被譽為「歌曲之王」。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德爾頌  孟德爾頌.jpg  (1809-1847)

平常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音樂家一生貧窮,不過這絕對跟孟德爾頌扯不上關係。他的名字Felix就是幸福、快樂的意思,或許這個名字也的確為他帶來許多好運!

他1809年2月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他的父親是位銀行家,母親的家境也非常優渥,彈了一首好鋼琴,並精通四國語言。由於這樣的家庭,孟德爾頌自幼便學習音樂,且專心的以音樂為職業,為初期浪漫派的音樂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功勞。他三歲時,全家遷居柏林,他便在這裡長大。

自小他便顯露出音樂方面的才華。9歲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開始作曲。不過,真的很少人能有這樣的幸運,因為他們家還聘有一個私人的管弦樂團,也之所以他能隨時聽到他自己早期作品的演出,而且還是有職業水準的呢!同時這些演奏者也會提供一些指導及批評,這對於一位音樂工作者,是非常好運且難得的事。

他17歲在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of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孟德爾頌除了他音樂作品上的貢獻外,他還有幾件值得提及的事:1829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J.S. Bach)的馬太受難曲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hew)。這是巴哈死後79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

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巴哈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35年他受邀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1842年他成立萊比錫音樂院,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樂劇「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交響曲、「義大利」(Italian) 交響曲、「蘇格蘭」(Scottish)交響曲、「芬加爾山洞」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多首「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等作品。

孟德爾頌最後積勞成疾,又因他最親密的姐姐Fanny過世,受不了打擊,於1847年死於萊比錫,享年38歲。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布西  德布西.jpg (1862-1918)

德布西是一位劃時代舉足輕重的音樂家。最初他一度希望成為鋼琴演奏家,後來才將精神投入作曲上。

他曾獲得羅馬大獎(Prix de Rome)而前往羅馬進修,但似乎並不是很愉快的經驗。反倒是之後親赴拜魯特(Bayreuth)聆賞到華格納(Wagner)音樂卻帶給他許多啟發。

隨著接觸逐漸廣泛,如世界博覽會的東方音樂與黑人的爵士樂,以及與當時的音樂家、文人與畫家之間的交往…等,都影響到他的音樂創作。

他不認為創作需要墨守成規,傾聽及愉悅才是最重要的法則。並表示色彩及隱含的節奏為構成音樂的要素。因此努力實驗各種新的音階、調式及和聲等效果,並試圖打破樂曲型式的限制,而為「印象樂派」開啟了一扇大門。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韋伯   韋伯2.jpg   ( 1786-1826)

韋柏生在家學淵源的音樂家庭裡,莫札特是他的表姐夫,父親是旅行音樂團領隊,擅長小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當他發現韋柏的音樂天份,很希望這幼子能成為莫札特第二,自小就讓他受良好而嚴格的音樂教育。因為父親流動的職務,韋柏就隨著奔波不定,流浪所至,從各地的老師學習鋼琴,聲樂與作曲。

 

九歲試做一齣音樂喜劇在維也納等地演出,卻未得到成功,後來隨交響樂之父海頓之弟學鋼琴,十三歲開鋼琴演奏會,十八歲擔任歌劇團指揮,又因年長的團員部合作而辭職。以後幾經波折,數次改變職務,漸漸在作曲,演奏及指揮三方面都有成就,而且因他的美妙樂藝與悅人風度,頗受德國社交界的讚譽,成為貴族們最歡迎的客卿。 181327歲時被選任普拉克歌劇團監督,三年後又擔任德國新設的國家歌劇院總監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譽。

 

 

1817年三十一歲與一位女高音歌唱家結婚,此後繼續推出幾齣風格與前人迥然不同的歌劇。自由射手是他最成功的代表作,1821年在柏林演出後立刻轟動全歐,成績輝煌。可是不幸罹患肺結核,身體日漸衰弱,為了賺錢養家,1826年仍以重病之身勉強應聘去倫敦,指揮演出一些舊作,不久即在客地逝世,享年只有39歲。到1844年遺體運回德國安葬,喪禮盛大,倍極哀榮,由最欽佩他而且頗受他曲風影響的作曲家華格納親自撰讀祭文。

 

韋柏作品超過250首,重要的有歌劇十齣;神劇二十餘齣;清唱劇八齣;以及交響曲,芭蕾舞曲,合唱曲,彌撒曲等等 ;又有鋼琴曲很多,可惜都失傳鮮為人知。其中大眾熟悉而喜愛的有一首邀舞,此曲綜合幾首節奏快慢不同的圓舞曲,表達出歡愉活潑或是低迴憂鬱種種感情,是非常代表性的標題音樂。此後曾有白遼士改編為管旋樂交響曲,至今音樂會中經常演奏而且盛名不衰。

 

韋柏的曲風有濃厚的德國色彩,他的音樂處處描寫德國大地與森林之美,獨特的樂器與合聲效果,常能觸及聽眾的心靈深處而使身受感動,後輩作曲家華格納、舒曼、白遼士、與德步西都欽佩他模仿他這種浪漫氣息,他確立了十九世紀初期浪漫樂派的風格。

 

在鋼琴方面,他非常注意鍵盤樂器的特性,以它清澄的音色配合流暢無暇的合聲,曲式自由卻頗能引人共鳴,是繼貝多芬與莫札特之後最能發揮鋼琴音色之美的浪漫派作曲家。

 

韋柏對於歌劇的革新,在德國音樂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他的歌劇取材自德國民間的古老傳說,加上些許神秘幻想的神奇宣染,歌詞文雅如詩,並以詠嘆獨唱或是朗誦代替對白台詞,歌唱的旋律優美活潑,伴奏的交響樂各樂器接劇特性,非常宏偉動聽,又有數個主題反覆出現以連貫全劇的情節,過去的意大利式歌劇卻從來沒有如此處理的。經他改革後的歌劇演出,立刻震動全歐各國,聽眾都非常歡迎喜愛它們,獲得極大成功,更重要是德國歌劇自此登上高峰,代替當時最佔上風的義大利歌劇地位,而且建立了堅強的基礎。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才比才1.jpg (1838-1875)

法國作曲家比才183810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聲樂老師,母親是鋼琴家,小比才的音樂天份很早就被發現,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便進入巴黎音樂院隨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法國作曲家,最有名的作品為:歌劇「浮士德」。]學習作曲。

1855年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十九歲榮獲羅馬大獎,因而得以前往羅馬留學,一直待到1860(22)

他第一齣歌劇作品為「採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1863年完成,1875年完成生平中最偉大的傑作「卡門」。

但是當時首演並不是很受歡迎,聽眾覺得太過於激情,三個月後,比才就因心臟病去世了,享年才37歲。

他一生中除了譜寫將近十首歌劇,他也有作了幾首管弦樂作品,其中尤以「阿萊城姑娘」最受人們的喜愛。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德爾韓德爾1.jpg (1685-1759)

巴哈同年出生,而且相差不到一個月的韓德爾, 2 23 日出生在德國中部的哈勒 (Halle) 。

他從小便顯露出音樂的才華,但是他父親卻認為音樂是最低級的職業,從小便禁止他學習音樂,想依照自己的意思把小韓德爾培養成律師。可是當年幼的小韓德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閣樓有架古鋼琴後,便不顧父親的反對每天深夜偷偷溜到閣樓去練習。

1694 年,也就是他 9 歲時,開始正式與作曲家也是當時聖母教堂管風琴師 F.W. Zachow 學習管風琴及主要樂器的演奏法和作曲。而他 11 歲時,就可以代替老師出任務了呢!

目前留下他最早的作品也就是為兩隻雙簧管 (Oboe) 和數字低音 (Basso Continuo) 所寫的六首奏鳴曲,那時是 1696 年。

1702 年他成為 Halle 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同時也為教會譜寫每個星期天要用的彌撒曲。不久,他移到當時的歌劇之都漢堡定居,他到歌劇院的管弦樂團擔任小提琴手,除了賺取生活費之外,還努力學習歌劇作曲, 1705 年他便發表了兩齣歌劇。

1706 年他離開漢堡到義大利去,這段時間剛好是羅馬教皇禁止歌劇演出,而在盛行教會音樂的時期,可是影響韓德爾最多的還是威尼斯的歌劇及史卡拉第 (Alessendro & Domenico Scarlatti) 父子與柯賴里 (Arcangelo Corelli) 的音樂。

1790 年底他在威尼斯發表了他的首部義大利歌劇「 Agrippina 」之後,大獲成功,因此他在歐洲音樂界一舉成名。

1717 年他譜寫有名的「水上音樂」 (Water Music) ,這首曲子深受當時喬治一世的喜愛。 1717 年他成立皇家音樂學會,曾到各處去尋找歌劇歌手,在一次特別的機會但因一日之差,而失去與巴哈見面的機會。

在這段期間他不眠不休地為工作忙碌,婚姻也一直無法確定,後來他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一生都一直過著獨居生活。他在倫敦期間譜寫了大約 40 齣歌劇, 1741 年他只花了 24 天便譜出神劇「彌賽亞」 (Missiah) 。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首演,大受好評。 1749 年為了慶祝和平而作的「煙火音樂」 (Music for theRoyal Fireworks) 是他晚年的傑作。

德爾因眼疾,於 1759 年 4 月 14 日去世,享年 74 歲。

代表作品 

詠歎調:綠樹長蔭(慢板)(選自歌劇「賽爾斯」)

降B大調豎琴協奏曲

水上音樂組曲

皇家煙火組曲

神劇:彌賽亞 馬卡布斯的猶大 (英雄今日得勝歸)

大鍵琴曲 第五號組曲(第四首為「快樂的鐵匠」)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韋瓦第韋瓦第.jpg (1678-1741)

 

創作四季的韋瓦第是義大利人,1678年出生於威尼斯,1741年去世於維也納。

韋瓦第的父親喬望尼(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本來是一位理髮師,後來當上威尼斯聖馬可教堂(St. Mark's Chapel)的小提琴手,但他的六個孩子除了小韋瓦第外,沒有其他人走上音樂之路。

本來,韋瓦第應該成為一個神父的....如果真是這樣,不見得是宗教界的福氣,但一定是音樂界的損失。他15~25歲時,在聖傑米尼亞諾教堂( St. Geminiano)及聖喬凡尼教堂St. Giovanni)接受神父的訓練,然而基於健康因素的考量,這段期間他仍住在家裡,並繼續向他的父親學習小提琴,年紀輕輕的韋瓦第已精通小提琴這項樂器。25歲時,他當上了神父,但為了能繼續他的音樂事業,便辭去了神父一職。由於他們家的人都有一頭紅髮,所以大家就叫他「紅髮神父」。同年,韋瓦第開始在「皮埃塔」(慈悲的意思)的女子孤兒院兼音樂學校擔任音樂

教師。

當時,港口城市威尼斯也許因為是一個貿易港,人口流動頻繁之故,所以私生兒及棄兒很多因此,當地就成立了幾個收容這些私生兒及棄兒的名曰「奧斯佩達萊」(醫院的意思)的機構,教他 (她) 們合唱、聲樂及器樂等。不久之後,在「奧斯佩達萊」之間就開始定期舉辦孩子們的演奏會,這樣一展開競爭,就發展成為聞名全市的新事物。韋瓦第任教的「皮埃塔」正是參與競爭者之一,它並且還是一所只收容女孩子的學校。不知道是由於這所「皮埃塔」的素質較好,還是由於韋瓦第的教授方法高明之故,這所「皮埃塔」的演奏技巧被迅速地提高,不久即壓倒群芳而獨佔鰲頭,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所。這樣一來,現有的樂曲已不敷練習,還需要新的樂曲,以提高她們的演奏技巧。於是,韋瓦第就一首接一首地進行

創作,從而在之後的三十七年間,共創作樂曲達六百以上。其中,大部份都是為了讓「皮埃塔」的學生進行演奏所作的。簡單說來,六百首樂曲也是一個不算小數字(管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曾挖苦地說:「韋瓦第只是把相同的協奏曲寫了六百遍」。),身為神父,如果他認真地做彌撒的話,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這些成績。因此,至今還流傳著這種說法-在彌撒進行的高潮時,他依然在心裡揣摩樂曲的構思,有時頭腦裡浮現出一段曲譜,他甚至忘掉周圍的一切,高興地說:「就

是它!」並立即跑下祭壇奔向自己正在創作的樂譜,像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這樣,理所當然地影響到彌撒的進行。不久,他即被禁止再做彌撒,因而又被人們稱為「不做彌撒的神父」。關於這個問題,韋瓦第本人認為是自己生來就有的病體(據說他是七個月的早產兒,患有狹心症)所使然,但由於其對音樂的功績巨大,人們也就不太在意他的「不做彌撒」特權。他一方面可以藉休假自由地去國外,另外在女性關係方面似乎也有了不少發展。在他多達四百五十首的

奏曲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四季》,正是在這種狀況之下創作完成的。

韋瓦第任教於「皮埃塔」,如前所述,從1703年開始,持續了三十七年,佔去他一生的大部份時間。但是,到了晚年,由於其粗製濫造地寫作而喪失了聲望。因而被作為特權相視的「不做彌撒的神父」,也被提出來批判,並且還被以女性問題為理由而取消了其歌劇的上演。因此而失望的韋瓦第於1740年離開了威尼斯,到維也納謀求發展,但是未能如願,結果在失意中以六十三歲之齡離開了人世。 

〔寫協奏曲像在喝開水的「協奏曲之王」〕

被後世稱為「協奏曲之王」的韋瓦第,一生共創作了四百五 十首協奏曲,他寫作協奏曲的速度,據說「比抄寫員抄譜的速度還快」,寫 協奏曲對他來說,好像比喝開水還容易。本身就是小提琴家的韋瓦第,所寫出來的協奏曲有一半以上都是為小提琴 的,但也有其他如中提琴、大提琴、曼陀林、長笛、直笛、短笛、Oboe、 低音管、甚至二支以上的樂器或小型室內樂所作的協奏曲。韋瓦第兩套最具代表性的協奏曲集-「調和的靈感」及「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其中「調和的靈感」(作品三)包含了12首不同樂器和編制的協奏曲;「和聲 與創意的嘗試」

(作品八)的12首則都是小提琴和絃樂團合奏的協奏曲,《四季》就是前面的四首。由於四季實在是太有名,其他的八首反而都被大家遺忘了。

〔可以風行三百年的流行音樂〕

雖然有批評家認為韋瓦第的協奏曲聽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四季》仍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流傳最廣的古典樂曲。也許還是有人不知道韋瓦第、不知道四季,但只要音樂一放出來,每個人都會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喔!就是這首呀!」不知不覺中,四季已經伴隨著人們度過兩百多次的春夏秋冬了。

《四季》誕生於1725年,韋瓦第想藉著這首描寫性的音樂拓展當時(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形式。他將十四行詩放在樂曲中合適的地方,當作記號和節點,來表達他自己對自然的看法。《四季》經常在廣告或電影中出現,還有各種場合的配樂或氣象報告的背景音樂都非常喜歡取用。春夏秋冬四首樂曲事實上可以分開來演奏,但大部份的音樂會或錄音都還是把它們放在一起。小提琴獨奏和絃樂團是有機合作體,常常和第一小提琴一起合奏,偶而才跳出來成為獨奏。建議在聽音樂前先讀詩,才了解曲子所描寫的情景。聆聽時,注意音樂怎樣表現這些自然中的元素,以及情緒如何轉換。

p3072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